向警予(1895年9月4日-1928年5月1日),原名向俊贤,湖南溆浦人,土家族。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,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。
生平
- 1895年生于湖南湘西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。
- 1903年进入长兄在县城开创的新式小学,之后到长沙进入湖南第三、第一女子师范和周南女校。
- 1918年参加了新民学会。
-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。
- 1920年与蔡和森在法国结婚。
- 192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。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、三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,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,并任中央妇女部部长和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,主编《妇女周报》。
- 1923年领导上海丝厂和烟厂的女工罢工。
- 1925年去莫斯科大学学习。
- 1926年与蔡和森在莫斯科离婚。
- 1927年回国后,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,与陈独秀发生了争论。
- 1928年春,向警予因叛徒出卖在汉口法租界被捕。
- 1928年5月1日在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被处决,终年33岁。
与蔡和森的爱情
向警予在长沙时,因与蔡和森之妹蔡畅的同学关系而结识蔡和森和毛泽东。
1920年6月,与蔡和森在法国蒙达尼正式结婚,结婚照为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《资本论》。
毛泽东得知他们恋爱的消息非常高兴,在1920年11月26日的信中说:“以资本主义做基础的婚姻制度,是一件绝对要不得的事,在理论上是以法律保护最不合理的强女干,而禁止最合理的自由恋爱……我听得‘向蔡同盟’的事,为之一喜,向蔡已经打破了‘怕’,实行不要婚姻,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,组成一个‘拒婚同盟’。”(“拒婚”指反对旧式的婚姻)
1925年,蔡和森因为领导上海“五卅”运动等工作,过度劳累,哮喘病和胃病复发,不得不离沪到北京疗养。三个月后,病情好转的蔡和森回到上海,但是向警予已与时任中共宣传部长的彭述之发生了恋情。张国焘后来在《我的回忆》中是这样说的:“在会议上,蔡和森的太太向警予首先报告在其丈夫蔡和森离沪期间,她与彭述之发生了恋爱,其经过情形已在和森返沪的当天,就向他坦率说明了。她表明她陷于痛苦的境地,因为她与和森共患难多年,彼此互相敬爱,现在仍然爱他,不愿使和森受到创伤;但同时对彭述之也发生了不能抑制的感情,因为他的风趣确是动人的。她要求中央准她离沪,派她到莫斯科去进修。”
由于生活习惯不合等原因,1926年,向警予与蔡和森在莫斯科分手。
纪念
在向警予牺牲地武汉的龟山西头,1978年建成向警予革命烈士陵园,墓名“向警予烈士墓”为邓小平所题。
邮电部曾经发行过向警予和杨开慧的纪念邮票,是当时少见的殊荣。
1981年7月1日在她故乡的向警予故居管理所对外开放。1985年9月4日改名向警予同志纪念馆。纪念馆由向警予同志故居、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和纪念碑广场三部分组成。
1993年武汉市黄石路中学更名为武汉市警予中学,以纪念在大革命中牺牲的向警予、夏明翰等人。
1995年9月向警予诞辰100周年。在她的故居湖南省溆浦县,向警予铜像揭幕。江泽min为向警予故居题写了匾名。